针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针阀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iPhone中国移动难啃的苹果

发布时间:2020-02-11 06:40:29 阅读: 来源:针阀厂家

讨论iPhone如何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无疑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而最近中移动总裁王建宙关于和苹果合作的一番讲话无疑又给这种讨论添了一把火。 猜测双方在iPhone上的合作到底是“郎有情”在先还是“妾有意”在前,已经不是讨论的重点了,最新的热点已经转移到具体合作细节上,据报道,“郎”、“妾”之间的合作出现了分歧——王建宙称,双方需要解决有关收入分成比例的分歧。 分歧 如果确如报道的那样,分歧仅仅停留在收入分成的比例上,我要说,恭喜双方合作即将成功!为什么这么说了?既然是收入分成比例上的分歧,想必合作已经进展到了最后的商务条款谈判上了,而具体的业务合作模式必然已经得到双方的充分认同了。 然而,我却远远不会这么乐观,iPhone硬件背后承载的苹果的消费者服务模式和中国移动移动信息服务战略之间的天然对立,不可能让双方的分歧仅仅是“分成比例”这么简单,其背后必然隐藏着在具体业务模式上的更大的分歧,正是这种在业务模式上巨大分歧,导致必然的利益纠葛,这种纠葛甚至可能导致合作成为泡影。 战略冲突 首先,双方在战略上就存在分歧。无论iPhone以何种模式落地,对于苹果来说,都是是取得“进入中国市场”的里程碑式的成就。而且,苹果和运营商的合作模式是一贯清晰的——那就是运营商只是iPhone的话音和数据服务承载商,消费者消费的是承载在运营商网络上的苹果的服务,运营商退格为苹果服务的通路,而苹果俨然是手机厂商、手机软件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结合,在整个价值链中处于价值中枢的高端。相对于传统的电信服务,运营商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运营商甚至还要和苹果共享GSM/EDGE的话音资费。如果苹果完全拷贝这种模式到在中国移动服务市场拥有绝对优势位置的中国移动头上,是中国移动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中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黄晓庆甚至在GSM移动通信亚洲大会上明确表示,iPhone目前与运营商合作的商业模式明显不适合中国的市场。 那么,如果按照中国移动现有的模式,只是从苹果引进一个设计出色的定制终端,把iPhone作为一个普通的手机型号纳入中国移动终端定制体系,在外壳上打上CMCC的logo,甚至刷上内置梦网服务菜单以及飞信等软件的专门Variant,对中国移动来说无疑是最适合、最简单的事情。 这或许是现阶段中国移动在iPhone上有可能的想法。 在这个手机制造商、内容和互联网应用服务提供商、传统电信运营商之间近身肉搏战还未开始,却已打破以往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的局面而开始在部分领域推推搡搡的敏感时期,中国移动也许仅仅想和苹果公司一起瓜分大陆iPhone粉丝的EasyMoney而已,因此相对安全而略显保守的引进模式可能成为管理层现实的选择。即去掉iPhone后面的服务模式,而只引进iPhone终端——一个只能打打电话的、可以让苹果粉丝们拿在手中标榜炫耀的工具而已。 当然,苹果绝对不会满足于这样一种被中国移动混同于一般手机制造商的定位——那样的iPhone还是苹果的iPhone吗? 前车之鉴也不是没有,中国移动引入黑莓邮件服务(Blackberry)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但是在取得“进入中国”这个里程碑后,RIM仍然在中国鲜有斩获,其黑莓终端进入中国走的基本上还是灰色渠道,中国市场对于RIM的意义仍然停留在战略报告上的“未来潜力”几个字上。而中国移动不失开放合作的姿态、攻守兼备的合作方案以及随后以时间的力量将利益冲突化为无形的手法无论对于拥有Blackberry的曾经的RIM,还是万众瞩目新来的苹果,都是无法参透、难以招架的“化骨绵掌”! 不过,苹果不可能永远“悬”在树上,最终还是要“落地”。 最终何种合作模式,将取决于中国移动坚守其移动信息服务战略的决心,以及其在未来移动信息服务,移动互联网服务价值链条上的自我定位。 因此,可以预料,以学习先进移动服务模式、运营经验的目的出发,中国移动和iPhone的合作,可能不仅仅只是引进一个设计出色的定制终端。而以中国移动的自身战略地位,其重拳管理自由WAP站点,整顿ICP的既有作风,它绝对不会全套引进iPhone以及后面的服务,更不会傻到和苹果分享语音资费。最终,中国移动品尝iPhone这个难啃的“苹果”,一定是介于单纯硬件终端和整套服务两者之间的一条中间线路。 中间线路 既然是中间线路,那么到底哪里才是双方认同的中间呢?战略上的分歧必然导致具体模式上——即双方在为国内iPhone用户上到底提供何种服务及如何分成的分歧。 中国移动早在2006年就正式推出了无线音乐俱乐部(sic),上线六个月用户就达到了一千七百万,并在进一步整合运营商平台资源、品牌资源以及唱片公司等产业资源,准备深入到音乐内容渠道与版权管理、增值业务平台管理和运营以及无线音乐推广等所有环节,试图打造无线原创音乐从生产到消费的完整产业链——这不就是中国移动版的“iTune”吗?甚至比iTune更富有野心。引进iTune意味着和sic的全面竞争——这种冲突造成的在具体服务模式上的分歧不能说不大! 敏感 如何弥合战略和具体合作模式上分歧不仅颇具难度,更重要的是它还如此的敏感。相对于诺基亚的Ovi和Google的Gphone,苹果的iPhone无疑是率先敲响中国移动服务市场大门的先行者。在当下手机制造商、互联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大潮来临时还在摸索自我战略转型方向,三者之间竟合模式还未明确的情况下,苹果和中国移动最终采取何种模式合作,必将为诺基亚、Google未来和中国移动等本地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提供示范意义。 对于这一点,中国移动更是心知肚明,如何巧妙地处理和iPhone亲密接触的“第一次”, 对中国移动,甚至是产业界的敏感性可想而知。怪不得,王建宙话音未落,就有电信高管周三表示王建宙关于iPhone的讲话媒体被断章取义了。 敏感的还不止这个——比如互联网内容的监管政策,比如WiFi准入政策等等。以后者为例,内置WiFi的iPhone如何绕过中国关于移动通信终端内置WiFi的监管政策,从而取得入网许可,无疑是一个敏感政治话题。 在WiFi问题上,手机巨头诺基亚采取的对策是遵从,其推出的内置WiFi功能的手机在投放中国市场的时候都取消了WiFi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E系列(商务系列)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退出。作为iPhone一系列应用和服务的重要基础,WiFi功能的或缺对iPhone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步诺基亚的后尘,iPhone的功能将大打折扣。因此,在现有政策下,如何处理WiFi功能,绕过、遵从,或是观望,是摆在苹果面前一道左右为难的复杂选题。 另一方面,政府的WiFi监管政策是否会因为iPhone的进入而有所松动,或者因iPhone而做出特别的安排,甚至干脆以此为锲机,彻底打破市场准入的坚冰,对于此,无论是苹果还是中国移动,都难以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相关决策太敏感了,任何改变都会导致产业链内利益各方产生的连锁反应,甚至进一步改变竞争格局——牵一发而动全身,iPhone一家产品能承载得起吗?中国移动一家运营商能承载得起吗? 总之,不管iPhone最后以何种模式落地——最终导致落地的力量无论是来自移动音乐、移动互联网服务产业链分工日渐明确而产生的“瓜熟蒂落”的“生物力量”,还是中国移动用户和苹果粉丝的强大“万有引力”——都让我们充满期待!

广州工作签证续签

广州注册公司平台

中山工作签证代办